立言动态
  • 为了对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地区)科技规划制订的科学性和执行进度进行考察,自2012年起,在《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中,设有附录对各地区科技规划主要指标实现程度进行年度监测。通过对截至2023年科技规划有关指标完成情况的监测,反映出在制订科技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近期,课题组对一些地方······<<全文
  • 美国商会全球创新政策中心(GIPC)于2025年4月15日发布《国际知识产权指数2025》报告,该报告是迄今为止发行的第13版,基于知识产权法律的发展情况,通过53个独立指标(10个类别)对55个全球主要经济体(贡献了全球超过90%的GDP)的知识产权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概括总结,······<<全文
  • 城市创新对于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学指出:人口密集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具创新性。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联系,工业化必然形成企业的集聚。而企业正是创新主体,企业的集聚和人的集聚,使知识就更容易扩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终身学习的人,具有更为高效的生产能力,······<<全文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世界竞争格局加速重构,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新要求。高技术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基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实现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对推进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文
  • 企业是科技和产业结合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重要主体。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这些重要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知识生产和成果转化中心的重要地位,······<<全文
  •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2024年11月,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发布了2024年全球数字竞争力排名。······<<全文
  •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作为创新密度高和投入产出效率高的产业,是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及其对于经济、就业等的贡献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全文
  •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作为创新密度高和投入产出效率高的产业,是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及其对于经济、就业等的贡献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自2012年起,美国、欧盟、中国、韩国、加拿大、新加坡······<<全文
  • 科技部有关机构发布的年度报告《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以下简称《创新评价2024》)披露,北京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89.45%,比上年提高了0.13个百分点,比上海高出0.25个百分点。从历年《创新评价》看,北京和上海多次轮坐第一把交椅,北京在前些年的评价中多排在全国第2位,······<<全文
专家观点
  •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刊发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中指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要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全文
  •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已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持续攀升。但也要看到,我国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仍不够强,一些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全文
  • 一段时间以来,北京、上海、山东等地立足优势产业链群,以实体经济为牵引,聚焦重点环节,加快推动高技术制造业发展,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高技术制造业涵盖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等,······<<全文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基本路径和关键举措。《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著作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系统论述。《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全文
  •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系统,可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全文
  • 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关系一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治理工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全文
  • 自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一年多来,新质生产力一词已深入人心,成为实至名归的“热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全文
推荐数据

京ICP备05079499号
版权所有:北京立言创新科技咨询中心
CopyRight 2002年1月 All Rights Reserved

会员注册
*
*
*
我已阅读并同意账号使用协议
忘记密码
验证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