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北京立言创新科技咨询中心牵头多个城市科技管理部门联合组成的课题组,日前发布了《2025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包括《重点创新城市篇》和《新兴创新城市篇》。该报告是2017年正式发布以来的第9版,根据我国城市创新特征,以《欧洲创新记分牌》(《EIS》)为蓝本,选取国内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等20个重点城市,以及经济较为发达、创新能力较为突出的30个新兴创新城市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重点城市总体创新水平继续保持增长,与欧盟比较整体处于创新领导者行列,其中,深圳、上海、北京和南京的创新总指数保持在前4位;新兴创新城市中,东莞、合肥、长沙、无锡、常州、嘉兴、郑州和南昌的创新总指数高于60%,属于新兴创新城市中的创新领先城市,综合创新实力已跻身重点创新城市第二、三阵列。
《2025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结果显示,参评城市的创新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点城市创新总水平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各城市全面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不断加强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与政策支持,着力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日益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进一步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构筑,城市创新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20个重点城市创新总水平达到81.67%,比上年提高了0.55个百分点。根据创新总指数,可将参评重点城市划分为四类(图1):
第一类为深圳、上海、北京和南京,创新总指数高于20城市平均水平(81.67%),属于我国(不包括港、澳、台,下同)创新水平最高的4个城市。
第二类为杭州、苏州、广州、西安、厦门、武汉、成都、天津、济南、宁波和青岛,创新总指数低于20城市平均水平,但高于60%,属于我国创新水平较高的11个城市。
第三类为大连和沈阳,创新总指数低于60%,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2.86%)。
第四类为重庆、哈尔滨和长春,创新总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参评城市的中下等水平。
与上年比较,20个参评城市的创新总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厦门、沈阳、长春和青岛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增幅,武汉、重庆、大连、宁波、西安、苏州、济南、成都和南京的增幅高于城市平均增幅(图2)。
二、重点城市创新总水平超过欧盟平均水平
基于《EIS》 评价体系,将中国城市创新评价体系的指数换算为《EIS》的指数,与《EIS》的参评国家进行对标。结果显示,20个重点城市创新总指数平均水平达到161%,远超欧盟平均水平(110%),领先幅度超过51个百分点。其中,深圳、上海、北京、南京、杭州、苏州、广州、西安和厦门处于创新领导者行列,武汉、成都、天津等8个城市属于强大创新者;重庆、哈尔滨和长春属于中等创新者(图3)。
从一级指标看,参评城市在创新影响指数上的优势最为突出,高出欧盟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其中,深圳、苏州、上海和北京等10个城市处于创新领导者行列,天津、西安、宁波和大连属于强大创新者;创新条件指数相较欧盟的优势也在5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南京、北京、杭州和上海等8个城市属于创新领导者,成都、天津、深圳等8个城市属于强大创新者;其次是创新活动指数,高于欧盟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其中深圳、北京、上海和杭州等9个城市属于创新领导者,宁波、广州和成都等7个城市属于强大创新者;参评城市在创新投资指数上高于欧盟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其中深圳、上海和南京等7个城市处于创新领导者区间,北京、西安、济南、宁波和武汉属于强大创新者。
三、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动能强劲
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强化广深双核联动,积极打造协同创新高地,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区域内高水平科技合作不断深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布局,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深圳创新总指数达到87.83%,继续排在参评城市首位。创新投资指数、创新活动指数和创新影响指数仍保持在参评城市第1位,在资金支持力度、企业投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合作、知识资产、影响就业、影响产出以及环境可持续等方面表现优异,位居参评城市前列。
广州的创新总指数仍排在参评城市第7位,创新条件指数和创新投资指数分别排在第5位和第6位,在人力资源增长率、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企业营业收入比重、每10亿GDP的注册商标数等指标上表现出了显著优势。
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形成
沪苏浙皖以“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立足三省一市科技创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积极打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和科技创新策源地,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稳步增强。
上海创新总指数排在参评城市第2位,比上年上升1位,其中,创新投资指数保持在第2位,创新活动指数排在第3位,比上年上升1位,创新影响指数和创新条件指数分别排在第3位和第4位,在人力资源、有吸引力的研究体系、数字化、资金支持力度、信息技术应用、知识资产、环境可持续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南京、苏州、杭州和宁波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综合水平处于参评城市前列。南京的创新总指数排在参评城市第4位,创新条件指数位居首位,创新投资指数排在第3位,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质量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杭州的创新总指数排在第5位,创新条件指数保持在第3位,创新影响指数比上年上升1位,在数字化、信息技术营业和创新者等方面有较强优势。苏州的创新总指数排在第6位,创新影响指数保持在第2位,创新投资指数比上年上升1位,在企业投资、影响产出、发展质量等方面表现突出。宁波的创新活动指数比上年上升3位,在企业R&D经费支出强度、资本生产率等指标上表现较好。
五、北京和天津持续强化区域协同融通
北京和天津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协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北京创新总指数排在参评城市第3位,其中,创新活动指数和创新条件指数均保持在参评城市第2位,在人力资源、有吸引力的研究体系、资金支持力度、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天津创新投资指数比上年上升1位,在发展质量上高于重点城市平均水平,其中,百万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排在参评城市第4位,人均电信业务收入位次比上年上升4位,进步明显。
六、西部重点城市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重庆、成都和西安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核心城市,具有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产业体系较为完善的特点,依靠科技创新培育产业、集聚人才,全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西安的创新总指数排在参评城市第8位,创新投资指数比上年上升2位,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占比重、R&D经费支出与GDP比值、万人输出和吸纳技术成交额等指标上具有优势。
成都的创新条件指数比上年上升1位,数字化、影响产出等方面表现高于城市平均水平,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排在参评城市第1位。
重庆的创新活动指数比上年上升1位,在信息技术应用、影响产出等方面表现较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亿元工业增加值颗粒物排放量等指标排在参评城市前列。
七、新兴城市综合创新水平提升明显
30个新兴城市的创新总指数平均水平达到62.99%,比上年提高了3.14个百分点。其中,东莞、合肥、长沙、无锡、常州、嘉兴、郑州和南昌表现突出,创新总指数高于60%,属于新兴城市中的创新领先城市,综合创新实力已跻身重点创新城市第二、三阵列(图4)。
与《EIS》比较,新兴城市创新总指数进步明显,平均水平达到124%,高于欧盟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整体处于强大创新者区间。其中,东莞、合肥、长沙和无锡属于创新领导者,常州、嘉兴、郑州等12个城市属于强大创新者;扬州、泰州、烟台和福州等14个城市属于中等创新者(图5)。
《2025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发布会的参会媒体名单:
1.今日头条
20个重点城市创新总水平达81.67% 《2025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发布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59118364879241754/?wid=1760080162925
2.法治网
《2025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发布 重点城市总体创新水平继续保持增长
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25-10/09/content_9267625.html
3.科技日报
《2025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显示:重点城市总体创新水平继续保持增长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10/09/content_412618.html
4. 工人日报
报告2025年重点城市总体创新水平继续保持增长
https://app.grrb.com.cn/webDetails/news?id=13785741&tenantId=124&uid=67f48f3b15d6af6c5bbb0990
5. 搜狐
《2025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20个重点城市创新总水平达81.67%
https://www.sohu.com/a/942224047_12100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