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
2025》看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在浦江创新论坛发布《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5》,该年度报告发布历经近30年,在反映科技创新环境和投入的同时,更为重视科技创新效果的实现,即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产出效率的提升。报告的特点还在于采用一套固定的评价标准,既可以实现位次比较,也可以进行不同年度间各地区各级指数(评价值)的比较。
将今年的报告与2012年以来的报告比较,多数省区市位次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图1):
位次保持不变的有北京、上海、广东、西藏、宁夏等五个地区。
位次上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位次上升最快的是江西,上升10位,安徽上升8位,贵州上升6位,河北、河南、海南、重庆均上升5位,湖南上升4位,广西、四川、云南均上升3位,江苏、湖北均上升2位,浙江上升1位。
位次下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 内蒙古下降10位,辽宁、黑龙江均下降9位,山西下降8位,青海下降7位,天津、吉林、福建、山东、新疆均下降3位,陕西、甘肃均下降2位。
从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看,各地区指数值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安徽、江西、河南、湖南、重庆、四川、湖北、贵州、海南、河北和浙江等11个地区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9.92%),除河北外均为中部和南部地区(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