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的分析
城市创新对于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学指出:人口密集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具创新性。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联系,工业化必然形成企业的集聚。而企业正是创新主体,企业的集聚和人的集聚,使知识就更容易扩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终身学习的人,具有更为高效的生产能力,只有城市才具备创新的动能和经济基础。从国内城市发展的情况看也是如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城市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带动作用、传承作用和示范作用,城市创新是国家创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是国家实现自主创新,提升产出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场所。
北京立言创新科技咨询中心多年从事城市创新监测及评价研究,与多城市合作研制的年度报告《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参见www.liven.org.cn)将重点城市和新兴城市分别进行监测及评价。研究表明,不是任何城市都具有创新性,只有经济基础好,创新体系完整,创新环境优良的城市,特别是达到一定规模的城市才有可能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经济较为发达的特大型城市和大型城市,多数为直辖市或副省级城市,对于国家创新的支撑作用远超其他中型城市和小型城市。小型城市(县级城市)绝大多数不具创新性,中型城市只有一部分,确切说只有极少部分城市具备创新城市的特征。因此该记分牌对近300个地级城市进行了筛选,只选择部分城市纳入新兴城市创新监测及评价。
筛选步骤为,先运用主要经济数据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40个左右的城市进入备选城市,再经专家组定性筛选出30个城市进入评价城市行列。通过筛选过程发现,经过几年发展,一些原来的备选城市其创新性不断衰减,位次已发生变化,而另一些城市的创新性在不断增强,从而进入创新城市的备选行列。
现将依据2019年数据和2023年数据进行筛选后的结果进行比较,
保持原有位次的城市有:长沙、温州、盐城、扬州。
位次提升的城市有:无锡、合肥、福州、泉州、常州、绍兴、嘉兴、南昌、泰州、台州、金华、惠州、宜昌、襄阳、太原、漳州、贵阳、淮安、岳阳。
位次下降的城市有:佛山、南通、郑州、东莞、烟台、唐山、徐州、昆明、潍坊、石家庄、洛阳、淄博、济宁。
退出备选城市的有:泰安、德州、聊城、江门、许昌、株州。
进入备选城市的有:芜湖、镇江、临沂、绵阳、连云港、榆林。
通过上述位次变化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按长江划界,提升的城市除太原外均为长江以南城市,位次下降多为长江以北城市。将长三角城市与珠三角城市比较,前者位次多为提升,后者位次多为下降。这样的位次变化也印证了之前立言专题分析中区域创新存在“南升北降”的结论。